患了脑出血不死必残吗
患了脑出血不死必残,这是过去一般人的认识。近年来由于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,脑出血的康复率显著提高,脑出血后5年生存率已达到62%左右,平均寿命已达66岁,后遗症大为减少。而且后遗症大小与病情轻重有关,患了脑出血不死必残的说法,已成为过去。
脑出血后是否最后有后遗症,及致残情况,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:
1、出血的部位 出血的部位不同,对脑功能损害的程度也不一。有些病人因病灶水肿、压迫影响到运动和感觉通路,而实际上没有损坏其通路,经治疗消除了水肿,接触了压迫性影响,则又恢复了功能。
2、出血量的多少 出血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临床症状的严总程度。笨球内出血量在25毫升以上者常留有后遗症,出血量越多,后遗症也就越重,出血量越少,症状越轻。
3、康复期的治疗和护理 康复期的合理治疗与后遗症大小紧密相关,但后遗症的严重程度,主要取决于病灶大小、部位和急性期治疗措施得当与否,以及康复期的治疗时机,康复方法是否妥当等。
【脑出血后遗症(偏瘫、失语、吞咽困难、认知障碍)】
高氧活脑——修复受损神经细胞,重组存活神经细胞功能
通过制备静脉用高氧提供高浓度的溶解氧(O2),同时给予活血化瘀、营养神经药物,达到:直接向组织供氧,改善微循环,促进损伤神经的细胞修复及存活神经的细胞功能重组等
康复理疗,增强患肢肌力,改善患者认识功能
康复治疗包括:运动疗法(PT)、作业疗法(OT)在恢复和重建功能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。运动疗法师根据患者功能损伤的程度不同,通过对关节、肌肉的有针对性有选择的训练,有目的地训练患者的左右翻身、独立坐站及步行训练等,帮助患者重新调整大脑及身体平衡机能;作业治疗师从患者的个人功能的潜力和需要出发,通过作业的训练和治疗,促进神经系统损伤后的肌力恢复,增强躯干肌力和调整腹背肌力平衡。康复训练在对改善患者认知功能,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有非常显著的效果。
脑出血后一定要及早的进行康复治疗,降低或防止后遗症的发生。